mainframe是一种大型商业服务器。
Mainframe 被归为大型商业服务器一类了。就像我们说的 zSeries Mainframe 叫做 Z 系列服务器。服务器的增长速度相当惊人,我们日常的商务活动中已经涉及到太多的服务器:业务服务器、数据服务器、网络服务器等等。从普通的家庭个人电脑到时下最顶尖的主机硬件的需求始终都是决定服务器的功能水平。最初的 Mainframe 是作为一个中央数据库或一个网络集线中心出现的,存储着大量的数据,通过相对功能较低的工作站或者终端连接着各个用户的设备。它的出现意味着数据的大规模集中,用以节省客户的资源和维护成本,同时还能够增进数据的流动。但是随着个人电脑的运算速度的加快、更加功能化,Mainframe 必须向更灵活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于是能够动态配置硬件或者软件的 Mainframe 出现了。
但是当硬件已经不能更好的分档管理的时候,Mainframe 需要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于是在 1964 年,IBM推出了第一代计算机操作系统:System/360™ (or S/360™)。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操作系统平台,并每十年的对操作系统构架进行一次革新,1970年推出了 System/370™,1983年推出了 System/370 Extended Architecture (370-XA),1990年推出了 Enterprise Systems Architecture/390® (ESA/390),到了2000年 z/Architecture™ 诞生了。这段历史会在随后的介绍性帖子中陆续将到。IBM 推出的这一系列操作系统平台将 Mainframe 的灵活性和应用广泛包容性推到了顶峰。
回到主题,什么是 Mainframe 呢?Mainframe 在今天更多地被形容成一整套操作、应用和系统的集合。但是从工作性质和运用的方面来定义:Mainframe 就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用以管理商业数据和维护交易服务并能够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的机器。
其实 Mainframe 是不可能用一句话来定义的,各种定义都会很牵强,也有很多偏颇之处。因为 Mainframe 本身的含义已经超越了其字面理解的范围。我们不妨用几个词或句子来形容 Mainframe:
兼容性 - 提供硬件和软件以及几乎所有操作系统的兼容;
集中性 - 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以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率;
保护性 - 硬件或软件被同时从不同途径访问的时候自动对其进行保护;
流程化 - 能够在即使轮班的情况下使用操作手册完成一系列的复杂操作;
并行化 - 硬件或者操作系统上同时进行成百上千的I/O运算;
聚类化 - 能够在一个系统中同时操控多个系统,并对其应用软件进行增减(这一点在 z/VM 系统中尤为突出);
共享性 - 在不同的操作系统间共享资源并允许用户跨系统访问。
Mainframe 就是将这些特点集于一身的最有代表性的机器。